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消息雖然一度引發市場疑慮,但從長期來看,台南南科與高雄園區的房市仍然具有穩固的支撐力。過去數年,這些區域因台積電效應帶動,房價漲幅驚人,吸引大量科技人才與企業進駐,進一步強化剛性需求。雖然近期市場進入盤整階段,短期內房價漲勢趨緩,但隨著台積電仍持續擴大在台投資,南科與高雄的產業發展動能依舊強勁,長線來看,房市仍具穩健增長的潛力。政策方面,政府透過打炒房措施與供給調控,使市場能夠在穩定中前進,避免過熱風險。未來,隨著南部科技產業聚落的成熟,房價將逐步回歸理性增長,形成類似新竹科學園區的長期高價穩定格局。

📌 文章目錄

📈 房價趨勢:南科與高雄房價大漲後漸趨穩定

台積電在台南與高雄的設廠效應,使得周邊房價在近年來出現顯著上升。然而,隨著房價快速飆升,市場進入修正期,漲幅放緩,進入震盪盤整階段。

近年台南南科園區和高雄新興科技園區周邊房價經歷快速上漲。以台南科學園區為例,台南善化、新市、安定等鄰近行政區房價在過去幾年飆漲六至八成:新市區從每坪16.7萬元漲至30萬元,五年大漲約79.6%;安定區上漲78.8%;善化區約上漲66.7%​。

近5年南科周遭行政區平均房價

這使得台南整體房價自2018年起持續創高——2018年至2024年期間,台南公寓平均鑑估總價從298萬元增至671萬元,幾乎翻倍;大樓從539萬增至989萬元​。

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統計台南各類住宅鑑估值

高雄方面,楠梓及橋頭一帶因台積電設廠利多,近年房價漲勢同樣凌厲。楠梓區近3年房價上漲約75%,鄰近台積電廠區的橋頭新市鎮每坪均價至2023年已逼近32萬元,相較五年前大增128%,幾乎翻倍​。高速成長後,2023年下半年以來南科房價出現首次修正跡象:2024年第3季台南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5.9%,為四年來首見下滑​。


全台竹科房價指數4年來大幅飆漲,近年來漲幅縮小,甚至台南園區首現跌幅。

高雄房價漲幅也逐步趨緩,2024年高雄園區房價指數年增約14.2%,雖仍有雙位數成長但漲勢較前期收斂​。整體而言,南科與高雄房市經歷一波急漲後,短期內價格走勢趨於震盪盤整,漲幅放緩或小幅修正,但長線仍維持高檔水平。

🏡 供需分析:人口回流增溫,產業帶來剛性需求

南科與高雄科學園區的發展,吸引大量科技人才與就業人口回流,帶動住宅需求。政府亦積極釋出土地,防止供需失衡。

台積電在南科和高雄設廠,直接帶動當地就業與人口流動,支撐住宅需求。近年來「北漂」現象減弱,南部人口呈現回流趨勢:對比台積電設廠前,2020-2023年高雄市遷往北北桃的人口逐年減少,四年減少約8.2%;台南市北漂人口減幅近一成​。2023年台南、高雄兩市淨遷入人口更是近四年來首度轉正​。這顯示台積電等科技投資為南二都留住人才,吸引在地就業族群不再外流。

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,對比台積電設廠議題發酵前,高雄市從2020年至2023年,自高雄遷往北北桃地區的北漂人口呈現逐年減少,近四年減少約8.2%,而同樣具台積電設廠紅利的台南市,北漂人口同樣逐年減少,減幅近1成,顯示從南二都漂向北方的北漂族,似乎有逐漸減少的趨勢。

隨著台積電擴廠,高雄預計新增數萬就業機會​;上下游供應鏈廠商(如緯創、聯詠等)也紛紛進駐南科​,進一步放大產業聚集效應。大量高薪科技人才湧入,形成穩健的剛性自住需求支撐房市。

事實上,南科周邊許多工程師和就業族選擇在鄰近的新市區購屋定居,因該區腹地大、生活機能完善且貼近園區​。在高雄,台積電進駐帶來的“產業人口紅利”也明顯發酵,高科技產業布局使高雄成功轉型為科技城市,磁吸相關產業鏈及國內外大廠進駐,帶動經濟活力與就業機會​。由於實質居住需求增加,住宅與商用不動產(如店面、商場)需求同步提升,園區周邊土地開發活絡,商業機能也逐漸跟上人口成長的腳步。

供給方面,近年房地產建商積極在南科與高雄科學園區周邊推案。以高雄楠梓、橋頭為例,過去屬蛋白區(市郊)的農地紛紛被開發成住宅區,新建案數量上升,預售市場買氣旺盛,許多外地投資客搶進​。

根據內政部統計,2023下半年起全台出現29年來最大的交屋潮,南部台南市與高雄市在2023年起陸續進入新建案交屋高峰期​。大量新成屋供給釋出,使2024年當地房屋移轉數增加。然而,由於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增長仍然可觀,多數新供給被市場消化,自住購屋需求保持強勁​。整體供需趨勢呈現:供給雖上升但仍追趕需求,住宅空置率未出現異常攀升的情況。

此外,政府和地方亦著手增加供給,例如在高雄橋頭新市鎮規劃科學園區專用區及住宅區,同步興建園區服務設施與社會住宅,以容納新增人口並平抑房價漲幅。總體來看,台積電設廠有效扭轉南二都長期人口外流,創造在地就業機會,帶動剛性購屋與租賃需求;只要產業發展動能持續,住房需求將維持高檔,形成對房價的有力支撐​。

2025看房市/台南+高雄 價震盪量穩(好房網雜誌

📜 政策影響:打炒房與供給措施維持市場穩健

政府實施打炒房政策,限制投機炒作,加強房市監管,並推出社會住宅、釋出重劃區,以穩定房價,避免過熱風險。面對房價飆漲和投機風險,政府近年祭出多項因應政策維持房市穩定。

首先是中央銀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(俗稱打炒房措施):自2021年以來已連續七度實施房貸限貸與提高第二戶貸款成數門檻等管制,最近一次在2023年9月推出第七波措施,對特定熱區貸款進一步從嚴​。

這些緊縮信貸的政策在南科、高雄等炒作熱點產生了降溫效果——投資客資金槓桿受限,短期買氣明顯趨緩​。

其次,2023年初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法上路,嚴控預售屋轉售與司法法人炒作,使預售市場投機行為大減​。例如,高雄在實施平均地權條例後,不少短線投資客被迫出場,市場交易逐漸回歸自住主導​。

與此同時,政府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等優惠,降低首購族融資成本,鼓勵剛性需求進場​。在供給面,中央和地方亦增推社會住宅、釋出工業區及重劃區土地,以舒緩供需失衡。

高雄市政府配合台積電設廠,於橋頭科學園區周邊規劃興建平價住宅,並推動老舊社區都市更新,提高有效供給。

台南市政府則持續監測南科週邊房市,適時調整容積和土地釋出,以防止供給嚴重短缺推升泡沫。

全台竹科房價指數4年來大幅飆漲,近年來漲幅縮小,甚至台南園區首現跌幅。

政策面的積極介入,使得中南部房市在暴漲後進入“軟著陸”狀態:雖然成交量明顯降溫,但價格僅輕微修正,市場整體仍屬健康​。

專家指出,央行的緊縮措施主要影響投機行為,對區域長期基本面並無傷筋動骨,因此房價漲跌最終取決於經濟與產業基本面​。總體而言,政府透過信貸、法規和供給三管齊下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科及高雄房價的過熱漲勢,為市場降溫以避免失控。

💰 投資動向:炒作退燒,買盤信心受影響有限

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消息雖然對市場信心帶來影響,但南科與高雄仍然是科技產業核心區域,長期投資價值仍受到肯定。

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消息一度引發市場對南部房市投資前景的疑慮。一些投資客擔心台積電調整布局會造成題材消退,紛紛觀望甚至退場,導致2023年下半年南部熱區買氣轉趨清淡​。

不過,整體而言,房市投資心態雖略有轉變,但影響有限。一方面,由於先前政策打壓,短線投機客原本就已大量離場,市場投資屬性降低為健康水準​。另一方面,台積電仍在台灣擴產,當地產業前景未變,長線投資人對南科、高雄房地產的信心並未崩潰​。

實際數據顯示,高雄北部楠梓、橋頭一帶雖然投資客減少,但外地購房者佔比依然超過五成,顯示不少資金持續看好未來發展而佈局​。


高雄楠梓、橋頭、高雄新市鎮的房市趨勢

房地產智庫人士何世昌分析,短期台積電赴美對房市“信心面衝擊大於實質面”,買盤可能因疑慮而觀望,但只要剛性需求不墜,實際影響就不會太大​。截至目前觀察,台南、高雄房價的漲跌主要仍隨台灣景氣循環波動,並未出現因台積電海外投資而“雪崩式”下跌的情況​。

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,南科、高雄這些靠特定產業帶動的區域,房市人氣近來本就因景氣轉弱而降溫,台積電擴大赴美充其量是雪上加霜,但談不上決定性打擊​。換言之,投資心態從先前過熱逐步回歸理性,在台積電題材由炒作階段轉入基本面支撐階段後,預期當地不動產投資將更著重長期價值,而非短炒題材。

未來隨著台積電美國廠進度明朗,市場信心有望穩定下來,只要台積電在台投資計畫不變(官方已重申“在台灣投資計畫不變”​),當地房市的投資吸引力仍將維持。

🔍 比較分析:對照新竹經驗,高科技園區房市走勢類似

新竹科學園區作為台積電的發源地,其房價在過去十數年內大幅增長,與台南南科和高雄園區的發展相似。新竹寶山鄉房價在短短四年內上漲超過120%,顯示高科技園區的房價長期具有支撐力。

相較之下,台南與高雄的房市仍處於價值重估階段,未來五到十年內,這些區域的房價可能會沿著新竹的軌跡穩步上升,形成長期穩健的增長趨勢。

將南科、高雄與台灣其他高科技聚落相比,可發現相似的房市軌跡。新竹科學園區因台積電長期深耕,房價早在過去十數年大幅成長。

由竹科帶動新竹房市發展的成績斐然,因此全台開發商無不將半導體產業視為「房市光明燈」,只要有半導體龍頭所到之處,都會吸引建商大舉推案,周邊也形成交易熱區,致使產業周邊的蛋白鄉鎮房價直線飆升。

近四年來,新竹園區周邊房價指數年增幅年年達雙位數​;2020-2024年間,新竹縣寶山鄉房價上漲約120.7%,幾近翻倍,為全台漲幅最高的台積電設廠區域;鄰近竹科的新竹市同期房價亦上漲約52.6%​。可見,不論北部竹科或南部南科,只要有台積電進駐,都帶動了區域房價長期上揚

不同的是,基期與供給條件差異使各地漲勢幅度有所不同:新竹因房價基期高且腹地有限,近年漲幅雖猛但不及低基期的台南;台南、新竹近年漲勢領先,高雄則屬後起直追(高雄園區房價指數在2024年仍維持約14%的年增幅​)。

此外,人口結構與區位也帶來差異。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本就是都會區,房價水準高、生活機能成熟,而南科、高雄園區過去相對屬於蛋白區,因此在台積電效應下房價漲幅反而更為驚人,出現補漲行情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新竹房市經歷多次景氣循環並未大幅崩盤,主要因園區就業穩定帶來持續買盤支撐。同理,南科台南園區自設立近30年來,背靠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,房價長線走堅,即使短期有波動,回顧2018年以來從未出現明顯下跌趨勢​。

因此,可將新竹視為台南、高雄的未來縮影:當地房市將從“題材炒作”轉為由產業實力與人口增長驅動,價格漲多之後進入溫和成長與盤整並存的階段。這也意味著,只要高科技產業在該區不衰退,房市中長期仍具支撐,類似新竹般形成高價穩定板塊的機率相當高。

⚠️ 房市風險:泡沫風險可控,崩盤可能性低

儘管房價大漲,但因產業發展帶動剛性需求,且政府積極調控,房市未出現泡沫化情況,崩盤可能性極低。

台積電題材的帶動下,台南、高雄房價雖大漲,但是否存在泡沫或崩盤風險?從多位專家觀點來看,目前泡沫風險相對可控,而出現崩盤的可能性很低

首先,房價上漲有基本面支撐。南科、高雄房市的主要買盤為就業自住族,區域內實際居住需求因產業興盛而增加,並非完全憑藉炒作堆疊。儘管當地房價漲幅遠超薪資增幅,存在一定價格高估疑慮​,但在央行升息與信用管制等措施下,2023年後投機成分大幅減少,殘存的泡沫已被擠出一部分。

其次,供需沒有明顯失衡。雖然短期內高房價讓部分買方觀望,但人口和剛需仍穩定成長,同時政府透過增加供給與政策干預防止市場過熱,降低了硬著陸的風險。

第三,台積電並未撤出台灣。實際上,台積電已公開表示在台擴廠計畫不變,擴產高峰期延後至2030年​。這意味著未來數年台南、高雄仍將持續迎來台積電及相關產業投資,不致出現產業空洞化。

何世昌指出,房價漲跌由多重因素決定,非單一台積電因素可左右,「不是把已經蓋好的廠房搬去美國」​,因此台積電赴美投資不會讓中南部房價因此崩跌。即便未來數年全球景氣波動,南科、高雄等地房價最多出現漲多後的健康回檔,難以出現像網友憂心的那種劇烈大回檔或崩盤​。

當然,市場也需留意潛在風險因素,例如全球半導體景氣周期、利率走向以及少子化長期趨勢等。如果未來科技產業不如預期、就業人口停止增長,當地房市可能面臨更明顯的下修壓力

但目前看來,這些城市已逐步轉型為區域科技重鎮,有別於傳統產業城,抗跌性提高。因此綜合評估,台南與高雄房市雖經歷快速上漲,但泡沫並不嚴重,在政策調控和產業支撐下,價格將以盤整消化漲幅為主,出現崩盤的機率不高

📌 常見問題解答(FAQ)

Q1:台積電去美國設廠,中南部房價會崩盤嗎?

不會。南科與高雄仍是台積電核心基地,剛性需求仍在,政府政策也有效防止崩盤。

Q2:台積電赴美設廠,對台灣房市有什麼影響?

短期影響市場信心,導致漲幅趨緩,但長期來看,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仍穩健發展,房價仍具支撐。

Q3:台積電赴美設廠,誰是最直接的受害者?

主要是短期投機炒房客,他們無法利用台積電題材獲利。但長期持有者影響不大。

Q4:美國生產成本太高,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持續設廠?

是的。美國設廠的成本遠高於台灣,台積電仍將維持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