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預售屋最怕什麼?不是地段、不是建材,而是──你付了錢,房子卻蓋不出來!

自 2011 年起,政府規定預售屋買賣契約強制載明「履約保證」,目的就是要保護買方資金安全。
這篇文章會帶你完整搞懂各種履約保證機制、優缺點比較,以及如果建商真的出事,買方該怎麼辦。

📌 文章目錄

什麼是預售屋履約保證?

預售屋履約保證是一種由第三方(如銀行、信託機構、同業或公會)監督資金流向的保護制度,確保建商依約蓋完房、準時交屋。

簡單說,就是「你的錢不是直接交給建商,而是有機制幫你看住」。

五種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

① 價金返還(最安全)

  • 建商只能在交屋+過戶後,才能拿到你付的錢
  • 若中途倒閉,買方可全額退費
  • 缺點:建商資金壓力大,不愛用

② 價金信託

  • 款項存入信託帳戶,按施工進度撥款
  • 監控建商動用資金的節奏
  • 注意:信託內容要寫清楚撥款條件

③ 不動產開發信託

  • 類似價金信託,但加入建商土地、自有資金等
  • 可支應建案銷售、管銷費用
  • 風險比價金信託高,但監管仍存在

④ 同業連帶擔保

  • 資本額相當的建商互相擔保
  • 若出事,另一建商續建
  • 高風險:擔保方可能是建商的關係人

⑤ 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

  • 由開發公會會員組成擔保協定
  • 買方可向協定公司求償
  • 保障有限:不是由公會本身擔保

履約保證機制比較表

保證類型 資金專戶 資金用途 監管方式 買方保障
價金返還 ✅ 有 交屋後撥款 銀行控管 ⭐⭐⭐⭐⭐(最高)
價金信託 ✅ 有 按進度撥款 信託機構 ⭐⭐⭐⭐
不動產開發信託 ✅ 有 工程+管銷費 建經監管 ⭐⭐⭐
同業連帶擔保 ❌ 無 建商自由運用 無第三方 ⭐⭐
公會連帶保證 ❌ 無 建商自由運用 協定公司 ⭐⭐

不合法!
根據 2011 年起實施的內政部規定,預售屋契約必須包含履約保證條款,否則視為無效。
若建商要求簽署「不需擔保契約」,或契約中沒寫清楚履保方式,買方有權拒絕或主張無效。

建商倒閉了,怎麼賠?

  • ✔️ 價金返還:100%退費
  • ✔️ 信託類型:依照撥款進度+契約條款,視情況可續建或退費
  • ⚠️ 連帶擔保、公會協定:須由協定公司承接,若資金斷裂仍有完工風險

買方怎麼選?實戰建議

  1. 優先選:價金返還>價金信託>開發信託
  2. 慎選建商:查品牌口碑、信託合作銀行
  3. 問清楚帳戶細節:確認信託帳戶與契約一致
  4. 拒絕模糊條款:「無需保證」=危險警訊

❓ 常見問題 FAQ

Q1:履約保證是不是買方自己要申請?

A:不是,應由建商提供,契約中就要列出履保方式。

Q2:履保帳戶怎麼查真假?

A:可比對信託銀行帳號與契約所載是否一致,或詢問該信託銀行客服查驗。

Q3:有履保機制,就一定安全嗎?

A:仍需視機制類型與契約條款細節,建議選擇專款專用機制(價金信託以上)。

Q4:為什麼很多建案不採用價金返還?

A:建商需先墊資,壓力大,不利於資金運作,所以較少使用。


📌 想了解更多預售屋陷阱與買房保命招?歡迎收藏本篇、分享給朋友,買預售屋不怕踩雷!

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、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,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、加入 官方 Line 帳號 一起討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